24小时咨询电话:0531-87973995
课程类别Product category
政策信息 polic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
13241838330
电话:
0531-87973995
邮箱:
2087217266@qq.com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与齐州路中建锦绣广场2号楼1209室
保密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信息 > 保密知识
保密无小事,警惕每一个 “不经意”—— 这些保密提醒请牢记
发布时间:2025-06-20点击量:20

在信息高速流转的时代,保密工作关乎国家安全、企业发展和个人权益。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疏忽,都可能成为泄密的缺口。以下这些保密提醒,无论你是公职人员、企业员工,还是普通公民,都应时刻铭记于心。

一、日常办公场景:细节之处见真章

在办公室,随手放置的文件可能暗藏风险。涉密文件一定要存放在带锁的文件柜或保密柜中,离开座位时,哪怕只是短暂离开,也要将文件妥善收好。曾经有单位工作人员临时外出,桌上的机密文件被来访人员无意间看到,导致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

使用办公设备时,要严守规范。禁止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处理、存储涉密信息,哪怕是看似普通的内部文件,也可能包含敏感信息。同时,定期为计算机设置高强度密码,并及时更新,避免使用生日、简单数字等容易被破解的密码。U 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不能随意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防止病毒或恶意软件导致信息泄露。

在文件传递过程中,要选择安全可靠的方式。传递涉密文件应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派专人传递,禁止通过普通快递寄送。接收和发出文件都要严格履行登记、编号、签收手续,确保文件去向可追溯。

二、网络世界:看不见的泄密陷阱

网络的便捷性为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成为泄密的重灾区。禁止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互联网通信工具传输涉密信息。一些人觉得 “就发一次应该没事”,却不知这些平台的信息传输很容易被截获和监控。某单位员工为图方便,通过微信将一份机密级文件发送给同事,结果被不法分子截获,造成重大损失。

在使用社交平台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和单位信息。不要随意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工作单位的涉密项目、敏感业务等信息。比如,有人在朋友圈分享工作动态时,无意间提到了单位正在研发的新产品关键技术,导致商业秘密泄露,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此外,谨慎对待网络上的陌生链接和邮件附件。很多恶意软件和病毒会伪装成正常的文件或链接,一旦点击,计算机中的信息就可能被窃取。收到不明来源的邮件,尤其是带有附件或链接的,不要轻易打开,应先核实来源。

三、会议与活动:保密意识时刻在线

参加涉密会议,要严格遵守会议纪律。不得擅自记录、录音、录像会议内容,如因工作需要记录,应使用专用保密记录本,并在会后按规定妥善保管。会议结束后,要及时清理会议现场,不得遗留涉密文件资料。曾有参会人员将会议文件遗落在会场,被无关人员捡到,导致信息泄露。

在组织或参与涉外活动时,更要提高警惕。不得擅自向境外人员提供涉密信息,不要在涉外场合谈论涉密内容。如果对方询问相关敏感问题,应婉言拒绝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一些境外情报机构会通过各种方式套取涉密信息,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陷阱。

四、人员管理:筑牢保密防线的关键

涉密人员是保密工作的核心力量,自身要不断强化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保密审查和培训,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保密责任和义务。在工作期间,定期参加保密教育培训,及时了解最新的保密要求和知识。

对于单位来说,要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涉密人员管理制度,对涉密人员的在岗、离岗、离职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离岗、离职前要进行保密教育和提醒,按规定清退涉密文件资料和载体,并签订保密承诺书,确保涉密信息不被泄露。

保密工作无小事,防微杜渐是关键。每一个人都应将保密意识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共同筑牢保密防线。因为你的一个小小举动,可能就关乎国家的安全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和个人的前途命运。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守护好每一份秘密!